黄金定价逻辑生变?央行连续出手,华尔街巨头转向


黄金 正站在一场历史性风暴的中心:央行持续“扫货”、华尔街巨头“空翻多”、资金疯狂涌入ETF。

在这波汹涌而来的涨势中,投资者该如何抓住机遇,又该如何避开暗流与风险?

// 央行增持成常态 //

8月7日,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7月末黄金储备达7396万盎司,环比增加6万盎司,已连续9个月增持,这与全球央行购金潮相呼应。

世界黄金协会统计,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二季度虽放缓,但上半年仍超十年平均水平40%,成为黄金需求重要支柱。

中国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,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全球经济波动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度。

// 资金加速涌入黄金ETF //

截至8月6日,全市场最低费率的黄金ETF基金(518660)近五日累计资金净流入9800万元,流通规模达35.9亿元,年初至今份额增长率达182%,低费率、高流动性使其成投资者配置黄金首选。

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,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,同比增长3%,其中ETF投资流入170吨,亚洲地区贡献70吨,上半年全球黄金ETF需求总量达397吨,创2020年以来最高上半年纪录。

// 黄金定价逻辑生变? //

素有“黄金空头”之称的花旗银行近期“空翻多”,大幅上调金价预期,将未来三个月目标价从3300美元/盎司提至3500美元/盎司,交易区间拓宽至3300 - 3600美元/盎司。

此前的6月份,花旗曾发布报告,预测到2026年,金价可能跌至每盎司2500至2700美元的水平。

这一转向背后是美国经济“滞胀”风险加剧:

7月非农就业仅增7.3万人,失业率升至4.1%,市场对美联储9月激进降息预期飙升;

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,形成“高通胀 + 低增长”的滞胀组合,黄金抗滞胀属性被重新定价;

特朗普政府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等行为,削弱市场信任,黄金“终极避险”地位凸显。

渣打银行的态度同样乐观。该机构认为,未来3个月金价有望触及3400美元/盎司,未来12个月的金价预估值仍维持在3500美元/盎司。

// 机遇与风险并存 //

招商证券8月初发布报告认为, 金价短期上涨动力减弱。 虽然黄金具备配置价值,但在短期维度,上涨动能不足,需警惕局部过热风险。该机构建议投资者,关注结构性机会,而非全面押注黄金上涨。

中辉期货资管部经理王维芒认为,黄金投资有四大风险点需注意:

1.政策反复,如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或美国财政刺激超量可能触发美元反弹;

2.技术性超买,持仓拥挤度达历史高位易引发踩踏回撤;

3.替代资产分流,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崛起可能削弱避险资金流入;

4.地缘溢价消退,贸易冲突或关税风险缓和可能导致黄金避险溢价快速回吐。



Source link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程序员中文网 » 黄金定价逻辑生变?央行连续出手,华尔街巨头转向
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
程序员中文网:公益在线网站,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!
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
推荐文章
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
推荐文章
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
推荐文章
发现有趣的